1982 |
出生於新疆,中國 |
現生活工作於北京和或洛杉磯 | |
學歷 | |
2003 |
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 |
部分個展 |
|
2021 | 【粉色】,大未來林舍畫廊,臺北,臺灣 |
【趙趙】,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
2020 | 【粉色】,合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白色】,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
【惡人與詩】,大未來林舍畫廊,臺北,臺灣 | |
2019 |
【綠色】,松美術館,北京,中國 |
【控制】,Mizuma畫廊,新加坡 | |
【控制】,Roberts Projects畫廊,洛杉磯,美國 |
|
【趙趙】,蘇黎世藝術週,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蘇黎世,瑞士 |
|
【彌留】,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中國 |
|
2018 |
【重複為藝術:趙趙的起動】,奧沙畫廊,香港,中國 |
【一秒‧一年】,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中國 |
|
【彌留】,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
【控制】,Carl Kostyal畫廊,倫敦,英國 |
|
2017 |
【自畫像】,大未來林舍畫廊,臺北,臺灣 |
【天空‧星空】,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
【沙漠‧駱駝】,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
【趙趙與喬治‧莫蘭迪】,305 Space,北京,中國 |
|
【塔克拉瑪干項目】,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中國 |
|
2016 |
【趙趙】,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趙趙】,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中國 |
|
2015 |
【趙趙:星空II】,前波畫廊,紐約,美國 |
【趙趙】,Carl Kostyal畫廊,斯德哥爾摩,瑞典 |
|
【趙趙:無所不在】,Roberts & Tilton畫廊,洛杉磯,美國 |
|
2014 |
【無題】,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北京,中國 |
【趙趙:不安】,前波畫廊,北京,中國 |
|
【如何】,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香港,中國 |
|
2013 |
【趙趙:星空】,前波畫廊,紐約,美國 |
【安全感:趙趙項目第二部分「中國愛我,我愛中國」】,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北京,中國 |
|
【安全感:趙趙項目】,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北京,中國 |
|
【沒什麼畫(續)】,亞歷山大‧奧克斯畫廊,柏林,德國 |
|
2012 |
【沒什麼畫】,亞歷山大‧奧克斯畫廊,北京,中國 |
2011 |
【趙趙說:近作】,前波畫廊,北京,中國 |
【遊走】,亞歷山大‧奧克斯畫廊,柏林,德國 |
|
2009 |
【5113,51平方】,泰康空間,北京,中國 |
2008 |
【大泉溝】,中國藝術檔倉庫,北京,中國 |
部分聯展 |
|
2020 |
【⽽今:⽩兔基⾦會第⼆個⼗年收藏展】,⽩兔美術館,悉尼,澳大利亞 |
【零度迴路】,大未來林舍畫廊,臺北,臺灣 | |
【地緣間的回音】,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中國 | |
2019 |
【上海文件】,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上海,中國 |
【向心——城市共生計畫】,安美術館,北京,中國 |
|
【紙‧上——33當代藝術中心館藏作品展】,33當代藝術中心,廣州,中國 | |
【熵】,林冠藝術基金會,威尼斯,義大利 |
|
【一個紅色時代的童話】,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NGV國際館),墨爾本,澳大利亞 |
|
【時間開始了—2019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烏鎮,中國 |
|
2018 |
【街巷:世界誕生之所】,MAXXI博物館,羅馬,義大利 |
【懸置‧未決】,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曼谷,泰國 |
|
【惡人】,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大未來林舍畫廊,上海,中國 |
|
【熵】,林冠藝術基金會,北京,中國 |
|
【日常傳奇:中國視覺中心年會研究展】,伯明罕城市大學藝術學院,伯明罕,英國 |
|
【仙境的邊緣】,第一屆泰國雙年展,甲米,泰國 |
|
【中國與葡語國家藝術年展——三千界】,牛房倉庫,澳門,中國 |
|
【埃利亞斯‧克雷斯潘&趙趙】,HdM畫廊,倫敦,英國 |
|
【疆域──地緣的拓撲(北京巡展)】,OCAT研究中心,北京,中國 |
|
【無論如何】,Roberts Projects,洛杉磯,美國 |
|
2017 |
【疆域──地緣的拓撲】,OCAT上海館,上海,中國 |
【社會劇場——參與與共享】,四川美術學院,四川,中國 |
|
【流動者會議】,明當代美術館,上海,中國 |
|
【叢林III——尋常】,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北京,中國 |
|
【應力場】第四屆美術文獻展,湖北美術館,武漢,中國 |
|
【圓桌會議——異域的想像和觀念的公海】,大未來林舍畫廊,臺北,臺灣 |
|
【島嶼,星座和加拉帕戈斯】,第六屆橫濱三年展,橫濱,日本 |
|
【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2016】,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北京,中國 |
|
【第二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重慶,中國 |
|
【藝‧途】H Queen's公共藝術項目,H Queen's,香港,中國 |
|
【後感性:恐懼與意志】,上海明當代美術館,上海,中國 |
|
【萬物皆虛,萬事皆允】,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
2016 |
【十夜—BMCA藝術文件展】,堯山當代藝術基金會,北京,中國 |
【今天重做】,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中國 |
|
【後感性:恐懼與意志】,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北京,中國 |
|
【廢墟來的信息】,亞洲藝術中心,臺北,臺灣 |
|
【北陸南洋】,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曼谷,泰國 |
|
【光映現場:趙趙—塔克拉瑪干項目】,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中國 |
|
2015 |
【精神:當代中國的繪畫藝術】,米蘭當代美術館,米蘭,義大利 |
【超越的東西】,三瀦畫廊,東京,日本 |
|
【我這一代:中國青年藝術家】,橘子郡美術博物館,加利福尼亞,美國 |
|
【自20世紀3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融合】,萬林藝術博物館,武漢大學,武漢,中國 |
|
2014 |
【北京之聲:不在圖像中行動】,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佩斯畫廊/常青畫廊,北京,中國 |
【蟲洞‧地緣引力】,大未來林舍畫廊,臺北,臺灣 |
|
【零容忍】,紐約PS1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美國 |
|
【時間是一把鋸:知名及新興中國藝術家】,克羅斯曼畫廊,威斯康辛大學,威斯康辛州,美國 |
|
【我這一代:中國青年藝術家】,坦帕美術館,佛羅里達,美國 |
|
【第十九屆悉尼雙年展】,悉尼,澳大利亞 |
|
【紐約軍械庫藝術展•聚焦中國】,前波畫廊,紐約,美國 |
|
【ART14倫敦藝博會】,亞歷山大‧奧克斯畫廊,倫敦,英國 |
|
2013 |
【第十四屆OPEN行為藝術節】,空間站,北京,中國 |
【以物觀物】,三瀦畫廊,北京,中國 |
|
【閱讀】,樂空間,上海,中國 |
|
【個體生長—當代藝術的動力】,天津美術館,天津,中國 |
|
【基礎部】,泰康空間,北京,中國 |
|
【權利的遊戲】,亞洲美術館,柏林,德國 |
|
【不合作方式2】,格羅寧根美術館,荷蘭 |
|
【中國中國】,烏克蘭平丘克藝術中心,基輔,烏克蘭 |
|
【消極或抵抗?】,泰康空間,北京,中國 |
|
【叢林II—彌漫的形態:相對論】,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北京,中國 |
|
【杜尚與/或/在中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
【ON|OFF:中國年輕藝術家的觀念與實踐】,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
2012 |
【最差的展覽】,分泌場,北京,中國 |
【CAFAM未来展:亞現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報告】,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
|
【沒關係】,新時代畫廊,北京,中國 |
|
2011 |
【圖像‧歷史‧存在】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5周年藝術品收藏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
【5X5卡斯特羅2011】,卡斯特羅當代藝術中心,卡斯特羅,西班牙 |
|
【水中撈月】,詹姆斯科恩畫廊,紐約,美國 |
|
【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何香凝美術館,深圳,中國;香港藝術中心,香港,中國;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
|
【自選動作】,荔空間,北京,中國 |
|
【51平方米:16位年輕藝術家】,泰康空間,北京,中國 |
|
2010 |
【概念之酶】,成都A4畫廊,成都,中國 |
【3+x】,CAAW,北京,中國 |
|
【無名站—中國/澳大利亞當代藝術展】,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
【斷章取義】,梯空間,北京,中國 |
|
【分享主義】,2010大聲展,北京/上海,中國 |
|
【心鏡:上海當代藝術館文獻展III】,上海當代藝術館,上海,中國 |
|
【動起來】,荔空間,北京,中國 |
|
【也是個地兒】,C空間,北京,中國 |
|
【檔案】,奧沙畫廊,香港,中國 |
|
【表徵的重負】,奧沙畫廊,香港,中國 |
|
2009 |
【工作坊: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私人空間】,北領地當代藝術中心,達爾文,澳大利亞 |
|
【藝術新經濟】,奧沙畫廊,上海,中國 |
|
2008 |
【介入:藝術生活366天】,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上海,中國 |
【斷舌】,梯空間,北京,中國 |
|
【風景的拓撲】,瑪姬畫廊,北京,中國 |
|
【失眠】,比翼藝術中心,上海,中國 |
|
【癲狂北京】,PKM畫廊,北京,中國 |
|
獎項 |
|
2019 |
第十三屆年度影響力評選—年度藝術家,AAC藝術中國,中國 |
【粉色】,合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粉色】,合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