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 |
生於中國廣東省番禺縣。 |
1917 |
赴日留學,先後進入東京川端研究所及東京太平洋美術學校,師從藤島武二及中村不折等。 |
1922 |
學成歸國後先後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及上海藝術大學、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廣州市立美術學校、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及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並與於東京所成立之藝術社成員,包括許敦谷、陳抱一及胡根天等四人由日返國參加「藝術社繪畫展」,為其等作品首次發表,展出並開畫展收費之先例。其間俞寄凡與日籍畫家小森猛亦臨時加入畫展。 |
1924 |
參與神州女學同仁包括許敦谷及陳抱一之三人聯展,於上海寧波旅滬同鄉會展出,展出作品達30餘幅。 |
1925 |
任立達學園美術科教授。 |
1926-1927 |
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北伐軍總政治部宣傳科藝術股股長。 |
1928 |
7月,與雷迅設立繪畫音樂社,並開始徵收會員。 |
|
10月,作品«戀歌»參加上海藝術協會第一屆展覽會,其他西畫參展者包含徐悲鴻、陳抱一及丁衍庸等計89人。 |
|
8月,與丁衍庸、陳之佛及譚華牧等共同發起成立「上海藝術俱樂部」。 |
1932 |
參加中華學藝社新落成紀念美術展覽會之西畫部聯展。 |
1937 |
抗戰期間,於大後方從事藝術活動至1945年。後曾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文史館館長及上海交通大學藝術研究室主任兼顧問。 |
1939 |
6月【關良油畫展】,由中國上海大新公司畫廊舉辦。 |
1940 |
在重慶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其間去西北以及峨嵋山等地旅行寫生。 |
1946 |
【中國現代繪畫展覽】,趙無極主辦,在重慶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林風眠、吳大羽、關良、丁衍庸、李仲生及趙無極等中國現代畫家聯展。 |
1947 |
1月20日至2月1日於中國上海大新公司畫廊展出【關良風景水彩畫、油畫展】。 |
1949 |
任浙江美術學校教授。 |
1957 |
文化部派關良與李可染率團赴德國訪問,同時德國萊比錫依姆茵采爾出版公司出版了「關良戲曲人物畫冊」,併入世界美術全集叢書。 |
|
5月2日至12日於北京美協展覽館展出【關良教授畫展】,由中國美協主辦,展出關良作品134件。 |
|
赴德訪問,期間在柏林藝術學院舉行個展。 |
1958 |
3月,關良與賴少其、林風眠、陳煙橋、吳大羽及邵克萍等上海美術家十餘人到上海東郊同心生產合作社參加勞動。 |
1960 |
中國廣州市文化局與中國美協廣州分會在廣州畫院舉辦關良畫展。 |
1961 |
作«廣東造船廠»,後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
1981 |
【關良油畫水墨畫展】,展出關良自1929至1981年所創作具代表性之油畫38幅、水墨104幅,題材包括戲劇人物、花果及山水。畫展在12月28日在香港富麗華酒店大廳展出三天,後移至博雅公司展覽廳展出十多天。 |
1982 |
5月12日起【關良畫展】展出14天,中國上海美術館舉辦。 |
1983 |
應邀赴美,在紐約訪問、考察及講學為時近半年。 |
1986 |
11月28日病逝於上海。 |
1987 |
為紀念關良逝世一週年,11月30日由中國上海美術館召開「關良藝術學術研討會」。 |
1996 |
12月2日起【關良繪畫陳列展】,在中國上海美術館展出30天。 |
1998 |
3月16日至4月2日【關良畫展】,於臺灣臺北大未來畫廊展出。 |
2000 |
1月【墨采:林風眠、關良紙上作品展】於臺灣臺北大未來畫廊展出。 |
2002 |
4月19日至5月14日【關良百年紀念展】於臺灣臺北大未來畫廊展出。 |
2003 |
10月【民初新潮 第一波歸國藝術學人】聯展,於臺灣臺北大未來畫廊展出。 |
2004 |
7月【湖光山色】聯展,於臺灣臺北大未來畫廊展出。 |
|
8月【得『意』忘『形』】,於臺灣臺北大境畫廊展出。 |
|
3月【關良個展】,於臺灣臺北大未來畫廊展出。 |
2005 |
8月【仲夏夜之夢】聯展,於臺灣臺北大未來畫廊展出。 |
2006 |
10月【舞墨醉戲】聯展,於臺灣臺北大未來畫廊展出。 |
2010 |
12月【路─不只在兩點之間】,於臺灣臺北大未來林舍畫廊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