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
生於臺灣高雄 |
|
|
學歷 |
|
1993 |
私立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業 |
1995-1999 |
曾任復興商工美工科專科教師,其間亦曾任臺北縣文化局講師 |
2005 |
台南藝術大學造形所畢業 |
|
|
獲獎紀錄 |
|
1999 |
中華民國第八屆國際素描雙年展入選,臺北市立美術館 |
2001 |
畫廊博覽會「TAF新人獎」優選,世界貿易中心二館 |
|
第二十八屆「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 |
2003 |
世安文教基金會造形藝術類獎學金,臺北世安文教基金會 |
2004 |
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 |
|
|
個人專輯畫冊 |
|
2003 |
《出世神韻-神秘卜湳文明遺跡特展》,臺北:臺北當代藝術館,2003/8 |
|
《出世神韻-神秘卜湳文明遺跡特展》導覽手冊,臺北:卜湳美術館,2003/8 |
2008 |
《卜湳大觀》,臺北:大未來畫廊,2008/4 |
|
|
個人發表文章 |
〈消失的綺麗景觀,未消散的烏扥邦情節– 從蘇州《海市蜃樓》當代展淺談中國獨立策展的草莽與成熟〉,臺北:《藝術家》第333期,2003/ 2,pp.418-425 |
|
〈舉世聞名的青州炫風– 記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出世神韻– 青州佛教造像藝術展』〉,臺北:《藝術家》第333期,2003/ 1,pp. 422-451 |
|
〈重要的不是藝術– 宋莊農居專訪栗憲庭〉,臺北:《典藏今藝術》第123期,2002/ 12,pp. 124-127 |
|
〈關於土地與農業當代藝展– 記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豐收:當代藝術』〉,臺北:《藝術家雜誌》第331期,2002/ 12,pp.150-155 |
|
〈一個行走中的視覺展示-- 記『長征』藝術活動于藏酷新媒體空間現場辦公會〉,臺北:《典藏今藝術》第122期,2002/ 11,pp. 44-47 |